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隱藏版敵意

你一定不陌生
當你興高采烈的告訴身邊的人
你做了一件自豪的事期待他為你喝采的時候
當你的另一半告訴你
誰誰誰說他很厲害的希望你為他高興的時候
當有人說著當年勇
告訴你如果你怎樣怎樣就可以像他一樣成功的時候

奇怪的事情總是會發生

你可能發現自己沒那麼為對方高興
你也發現對方的回應跟你預期的不太一樣

甚至有時候我們會驚訝的發現
當你聽到的是對方的倒霉事
或是告訴對方的是自己過得並不順
大家還比較爽一點
(現在知道為什麼女生最喜歡聚在一起喝咖啡聊是非而且平均壽命比男生多五年了吧?)

的是一種很奇妙的動物啊
(咱家的小亞斯對於這種人跟人之間的潛規則總是不明白....)

有人說壞兩個人感情最快的方法
就是在其中一人面前
命稱讚另外一位

我們的老祖宗對於處理這種隱藏版的敵意是很有見地的
所謂
滿招損 謙受益
反正就是在告誡我們
不要樹大招風
這八成是咱們祖宗不小心功高震主就會落個誅滅九族的命運
畢竟當皇帝的傢伙敵意可不需要隱藏啊

關於這點老外好像不是那麼回事
深怕你不知道他很強
被誇時回覆一個理所當然的謝謝

直到現在們受到稱讚
就好像做錯了事一般直說 "沒有沒有"
挺有意思的

隱藏版的敵意
讓我們見不得別人好
到底
隱藏版的敵意是從哪裡來的呢?

好奇妙啊~

許我們的心裡藏著一個自卑的小的弱的有不甘的受害者
誤以為需要靠著別人的不幸來餵養


或許人永遠學不會停止互相比較
但在察覺彼此的隱藏版敵意時
可以停下來跟心裡那個小小的受害者說說話
告訴他人的成功不會造成威脅
而且別人心裡也住著一個跟他很像的小人兒

知道嗎?
每次我在腦海裡勾勒這個小人的模樣
就忍不住笑了出來

真的是種很可愛的動物啊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白袍味

穿上白袍後
曾經一度非常討厭自己的醫生味

或許有人不解
醫師就算不是人人稱羨 也是個很不錯的職業
不想被當作晉惠帝
所以我很少提及這件事

但是心中那點小小小小的叛逆 還是抗拒著那揮之不去的白袍味

甚麼是醫生味?
就是開了口就被認定必須說出標準答案的那種味道
(或許因應潮流,現在的醫生味還會加上點柯P模式)

偏偏我就是有那麼點不想
到底是誰規定的呢?
(不好意思 六大核心能力裡 "專業素養"一條 請自己加在參考書目裡.....)

"妳是醫生喔?!"
這句話不管跟著的是驚嘆號還是問號
總是讓我察覺對方退避三舍的身體語言
或許是因為很多人從小就被告誡

"再不乖喔? 叫醫生給你打針!!"

再想想覺得還好沒當警察
因為有更多人被恐嚇的是

"再不乖喔? 叫警察把你抓走!!"

其實我非常非常熱愛我的工作
我只是不喜歡白袍所帶來的距離感
那是種即使脫下白袍還是不容易拉近的距離感

去年同學會見到許多闊別十餘年的老同學
雖然大家的外貌變化不算大
但卻不約而同地 多了那股類似的醫生味
也不是不好
只是說不上來
是多了甚麼 還是少了甚麼

有一天突發奇想
跟病人說
你知道嗎? 我越不像醫生 你就越不像病人喔!!

幾乎我的甲亢病人都知道我們是病友~
有的時候 開出一本書當作處方
有的時候 出了一個功課回去猜血糖
有的時候 叫病人站起來學深蹲

有的時候 就是讓病人當場哭個夠

不是想要特立獨行
只是想要沖淡身上的白袍味

對我來說
白袍真正的味道
應該是種 淡淡的 平和的  親切的 擁有療癒力量的味道
或許
還帶一點咖啡香呢~

最近有位朋友開始懸咖啡壺濟世
我說不定要懸壺鈴濟世哩~

所以  如果覺得我越來越不像醫生
可千萬別覺得奇怪啊...
沒有人規定 白袍味一定得怎樣喔….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醫病腦內小劇場之 甲狀腺結節

在我諸多的解釋病情說帖中
甲狀腺結節可以算是最困難的
偏偏自從健康檢查有越來越多機會找到那些可能在死後解剖才會發現的 0.3 公分結節之後

先來個未改良版本好了  (附上腦內小劇場的世間情狗血旁白)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吧 (有才又愛演的醫學生們 看看要不要拍成醫病溝通教學短片吧….)

:   "醫生 我是不是…. .. .. 西 ?"
 (臉上露出準備要聽宣判的表情  心裡想著韓劇的劇情  男女主角一定會得絕症)

:   甲狀腺結節 
(一邊看著電腦一變皺著眉頭  心想著這個電腦速度已經夠慢了...還要我病歷中文化?!)

: 結節..?  是腫瘤嗎很大嗎? 幾顆? (我還年輕我不想死….><)

: 結節就是結節幫你安排穿刺…. 排時間…..!下一位

: 醫生……. (怎麼辦? 我一定得癌症了….!@#$%^    爸媽 我愛你們…  )

檢查完後病人帶著忐忑不安的心回診


: 醫生...檢查怎麼樣? (可能已經一個禮拜沒睡好 連遺書都準備好了...再不然就是問過google大神 把所有甲狀腺的問題看了一輪 認定自己十之八九得了甲狀腺癌….)

: 還好   (cytology report: negative for malignant cells…..  邊打字邊想 以後叫我打中文是怎樣?! 越想臉越臭….)

: 是良性的嗎? (懷著一絲希望)

: 也不能確定啦...要追蹤喔好幾顆  (也不知道會不會以後就不來看.. 這次檢查的這顆沒問題 萬一將來別的沒抽到的有問題又告我誤診….我一世清白就毀了 搞不好還上水果日報被凌遲一番早知道當年考爛一點不要上醫學系 現在搞不好當老闆光炒房就賺翻了….當醫生又不是算命的….!@#$%)

: 要吃藥嗎?  (只要會好 叫我吃屎都行…)

: 吃藥沒用啊..

: 那要開刀嗎?  (完了 ….. 醫生說沒有藥可以救….)

: 都可以 看你啦

: ....開刀會不會有副作用?

: 手術都有風險啊!  (這不是廢話嗎? )

: 那醫生你建議我開刀嗎?  (密密麻麻寫這麼多外星文 我怎麼看得懂?)

: 可開可不開…..所以你要決定這張同意書上寫得很清楚 自己看喔!!   (知情同意書前前後後已經改了一百次了….就算跟飛機掉下來的機會差不多 也是要寫... 奇怪了 去買機票怎麼都不用簽同意書?!)

此時外面病人開始找跟診小姐麻煩 "可不可以先看啊? 看個報告怎麼這麼久啊? 醫生到底會不會看病啊?"

: ...記得追蹤喔! 幫你掛號下一位

===============
為了避免病人腦內小劇場演出生離死別親情倫理大戲
我總是想辦法用各式比喻來說明所謂的甲狀腺結節

篇幅關係 這裡不一一贅述
不論用的是哪一種說帖
最後的目的是看見病人理解的表情

這裡所說的理解 不是從此不管它或是因為得到醫師的保證就自認安心沒問題
這裡所謂的理解 是關於如何看待身體的問題

我們的身上總會出現一些"東西"
所謂的 息肉...囊腫….結節...陰影….腫塊….腫瘤
說法不同 但害怕的東西都一樣
因為害怕   我們總是避之唯恐不及

"這個字好沉重

這個字彷彿帶著死亡與痛苦的氣息
以至於 我們所做的一切醫療行為
似乎就是要防止"" 出現在我們身上 或我們周遭所愛的家人
甚至萬一出現了
一定是醫師的錯

就在我寫文章的此時
鄰桌幾個歐巴桑閒談的內容也是 某某人得了大腸癌 被醫師耽誤了好久!@#$%

對於醫療  我們在期待甚麼?
人們找尋了幾千年的長生不老藥 找到了嗎?
大家把醫師看成甚麼?

去年送走了兩位同學 一樣身為醫師 同樣被癌症折磨得不成人樣

大家說 健康檢查很重要 於是好多同學安排了全身健檢
好友問我要不要一起
我卻拒絕了

再次強調 選擇沒有好壞對錯
我只是選擇例行醫院的一般健檢 而沒有選擇額外多做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 甚麼樣的死法最好?

如果永遠不生病 那就是選擇老死
也就是說 必須忍受很長很長時間的老化
每次去看病 醫師都會說 你沒有病 你只是老了
當老到壽終正寢的時候  (100歲嗎?)
或許已經送走了許許多多心愛的家人朋友

我不想這樣 其實

那有甚麼病是比較適合的呢?
死太快不好
拖太久也不好
想到最後

癌症 居然是剛剛好的??!!!
(這是甚麼結論啊來人啊 把這個妖言惑眾的傢伙拖出去砍了…..)

我並沒有不怕死
相反的 我也很怕
就是因為怕死
我選擇

朋友們  答應我 好好的活 好嗎?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咒語


童話故事中 公主往往被巫婆下了咒語需要被解救
現實生活裡
我們常常在給自己下魔咒而不自知

比方說
"我是個討厭跑步的人"
這個咒語就跟了我很多年

其他還有
"我的頭髮就是留不長...."
"我這輩子都不會穿無袖…"
"因為我是路痴…"
諸如此類的

這些說法你一定不陌生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   (這樣 = 任何咒語)
"我不可能這樣啦…"
"我從以前就是這樣…"
"我一定是因為... 所以….."
"人家說我就是...."
"我就是瘦不下來...." (這可以算是我聽過最多次的咒語了)

(被下過最多咒語的應該算是處女座吧到後來不龜毛也不行了 ><)

甚至心理分析或醫師們 也是下咒語的高手 (而且還權威的哩...)
名嘴媒體專家 還有我們自己 都是  (現在還多了不少網路文章也加入下咒的行列)

"你就是@#$....  所以才 %^&…."

有沒有想過
其實這些咒語 
也許根本不存在?
(專有名詞可能是 "自我預言的實現" 之類的)

開始跑步以後 我解開了第一個咒語
然後彷彿得到一把擁有魔法的鑰匙
我意識到許多咒語的存在
也發現周遭不少人在對自己或對別人甚至孩子下咒
我們身上被咒語層層綑綁著
甚至深信不疑

想知道該如何解除魔咒嗎?

我想了想  其實只有三個字

     

就是沒關係 簡單的三個字

以前這樣 沒關係
不一定要這樣 沒關係
別人會不會覺得我跟以前不一樣 沒關係
可是我就是這樣啊  其實也沒關係

反正 是或不是都沒關係
咒語 不過就是咒語
在現實生活中
是不需要王子解救的

或者 我們乾脆為自己下個咒語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會實現嗎? 你說呢? 沒關係吧 ^^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不用變成別人 把自己愛回來


今天門診有位讓我印象深刻的病人
嚴格來說
他不能算是病人
他是個被貼滿標籤的受苦靈魂

對我來說 病人的體重問題是目前臨床上最困難的狀況
所以我總會保留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理這類病人
今天也不例外
不過我特別提醒自己  "想辦法問對問題 不要先有答案"

30多歲的年輕人
做過減重手術的他
已經從超過200公斤 降到158公斤了
所有的數值都正常得不得了
但是他還是不停地面對所有人的"建議"

"我天天運動 開過刀以後吃一點就飽
我小學畢業就已經90公斤."

他在飲食狀況這題 勾選的答案是 "常常不吃 或只吃一兩餐"
他在問卷上 "你的理想體重" 這欄 填了80公斤
我問他

你為什麼想變成別人?

他楞了一下

"從小到大 別人都在教我怎麼減肥他說
"我也試過 油都瀝掉 不吃澱粉…."

我打斷他
"建議你這麼做的人自己有這樣吃嗎?"
"沒有吧"
我說
"那你叫他們去吃屎吧~"

他笑了出來

他就像是隻河馬 處在一群斑馬之中
再怎麼努力 河馬也不會變成斑馬

接著我花了不少時間幫助他釐清自己跟食物的關係
喜歡吃 不是一種錯
有的人喜歡運動 有的人喜歡看書 有的人剛好喜歡吃

吃東西 應該是件美好的事

但是我看見很多對自己體重 (或血糖) 不滿意的人
把吃東西當作一種"不應該"

人有種傾向
做了壞事就很想把它當作沒發生過
(問問阿基師就很容易理解)
當吃東西變成壞事時
我們可能很快就把它忘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嫌自己胖的人都會覺得
我明明沒吃甚麼怎麼會胖?
而嫌自己瘦的人會說
我吃這麼多怎麼都胖不起來

既然好不容易吃了點東西
不把它記得久一點
一下子就忘了
不是很可惜嗎?

我們讓身體好好地享用食物
好滋味不一定要多
但是可以記得久一點

就像是喜歡的人對你說了一句話就可以讓你開心一整天
這樣不是很好嗎?
開心的事我們應該不會輕易忘記吧?

我一個字一個字的說
"        "

替自己選東西吃
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上
愛惜自己的身體就像愛惜任何你重視的人事物一樣

身體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體重
斑馬是斑馬
河馬是河馬

我們不需要變成別人
只要把自己愛回來就好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答案---那些病人教我的事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的
我以前只看見病人的病
現在卻看得見病人的人

或許天性裡有一點點點點反骨
雖然反得不多 (對某些人來說甚至算是乖得不像話)
但卻足以讓我對一些所謂理所當然的事產生懷疑
過去 我總是從書中找答案
但知識卻永遠不足以回答人性的種種
而我也總是充滿著疑惑

在醫學的養成教育中
我們必須學習診斷
每個帶著問題來找我的病人
尋求著答案

然而我卻在一次次與病人溝通和理解的過程中
意識到
很多事並不是我能回答的
更多的時候
我發現我需要扮演一個樹洞般的角色
不帶任何的評斷去幫助病人
         

當問對了問題
往往對方也產生了答案
或者 我們知道該往哪裡去尋找答案

最近當桌遊店老闆娘的職業病常常發作
想把看診變好玩一點
於是玩起猜血糖遊戲
病人真的太太太可愛

當我不再試圖給答案
而是鼓勵病人去找到答案
熟悉身體的運作
感受自己
愛惜自己
為自己做出選擇
同時勇於負責

過程中  我也漸漸學會了為自己做選擇

突然之間 很慶幸自己能身為一位醫師
當然 也很慶幸自己同時也曾是個甲亢病人
很多時候 療癒的力量 其實是從病痛中產生的
而答案 往往不是別人給予的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路痴的人生哲學



我是個容易迷路的人
天生沒有方向感
於是生涯規劃和路線規劃一樣困難
過去一直羨慕著目標明確的人
總覺得自己也應該走在某條被認可的路徑上
但是一路走來
又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不禁想起Robert Frost 的詩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我沒有那種披荊斬棘的反骨
勇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更多時候
我只是個好奇的孩子追著蝴蝶
不小心迷了路
不知走了岔路還是繞了遠路

身為路痴獨特的人生哲學
或許是練就欣賞陌生風景的本事
有人帶領時我樂意跟隨
獨自一人也有不同享受
腳步或快或慢
有時奔跑
有時停下

當迷路成了常態
吉普賽式的靈魂無須GPS
如果人生地圖沒有行程表 也沒有目的地
於是

過程本身就是意義